節目分享
在這一集,有林醫師為大家介紹藥材質量,跟其他節目主持人一起「嘗藥」。 聞一聞嘗一嘗,其實就已經可以幫我們判斷很多藥材效果了。這一集節目也跟各位失聲的主持人嘗試了一下甘草桔梗湯,想知道效果可以有多快,比較一下就可以了呢! 中醫葫蘆賣咩藥 :...


價貴十倍的防風
以簡切橫切其實才最實際。 防風是非常普遍的常用藥,但好貨確實難尋。掌櫃讀書時常常想用防風,但一般效果都非常一般,用不用基本一樣,即是沒用。 後來去北京,隨師學藥,發現防風都遠比香港的小粒,味道相差極遠。老師就說那是野生品,供應很少,不能多採。貨只屬特供品,沒作大規模供應。故...


菊花
菊花是常用中藥,也是大眾常用喝茶料。這次掌櫃就找到最好的無硫桐鄉杭菊。 傳統菊花主要是經硫磺處理並再壓實,或是紙包再石灰封箱防潮,所以傳統上經常要「拆菊花」。但現在物流及包裝方法都有改善,可以處理到不走氣味又防潮,又能達到乾燥效果。如圖所示,未經熏硫磺漂制的菊花顏色,沒有漂...


柴胡的選擇與評價
近日為參觀活動買了外間的柴胡,趁此機會,比較一下,示範何謂平靚正。 論等次,這個縱切柴胡可道鬼斧神功,然而彷彿很好看的背後,卻有很大問題。其一,蘆頭未淨,光是地上部份就幾近佔重3成至5成,藥效大打折扣; 其二,品種問題,混有不少南柴胡,可以見到典型特徵;其三,縱切雖然片型好...


細辛的藥與渣
細辛在管理上是相當頭痛的藥,除了既定規則以外,我們還花費大量時間挑好。把地上部份、花朵、以及根逢隙中的沙石去乾淨,以確保醫師用藥純正。 這些看似很少事,但其實這樣去一去,剪一剪,一斤就會去掉130g左右的棄用部份,還要算揀和挑的時間。也所以很多人不理解藥價有差異,其實也就是...


炒白芍兩方
傳統炒白芍有兩種方法,一是純黃酒炒;二是固體輔料助炒(如麩炒)。這次示範的是純黃酒炒。 要炒白芍,首先要有高質素白芍。夠粗身,不帶硫磺味,潤製切製到家,那才值得自己手炒。 然後備輔料,最少是優質黃酒。勿用白酒或過低檔次的鉤兌酒。如法醃製,酒剛好全被白芍吸收,味濃不滲出。...


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參觀活動
在剛剛的復活節假期,百子櫃招待了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的一些同學和同寅到來參觀,認識道地藥材與藥房管理體系。讓同學認識道地藥材的一些基本鑑定和臨床意義。自己用藥自己睇,掌櫃一直認為越早學好用好道地藥材,無論學習、臨床、研究,均可謂「贏在起跑線」了。...


苦桔梗是藥;甜桔梗是泡菜
桔梗,是個常用藥,然而其實有分苦與甜。傳統處方中經常注明「苦桔梗」,因為桔梗要苦的才藥效好。而甜桔梗呢,則是因為栽時短,打肥多,而不苦,藥效很一般(沒有甚麼偏性),適合作泡菜食用。 傳統明方「甘草桔梗湯」,就兩味藥,有好桔梗好甘草,方可湊效。拿了泡菜或硫磺桔梗,就很難利咽;...


清補涼並不是一定酸!
清補涼,是嶺南地區最常見的藥材湯水之一。 大家平時飲唔多唔少都會有「怪酸味」...令到湯水又酸又難飲,影響了湯的味道。有些人甚至認為這「怪酸味」是清補涼原來的味道!其實,這「怪酸味」是來自於藥材熏過的硫磺量太多作怪,並不是清補涼原來的味道。...
百子櫃 - 中藥活動
這個復活節,「百子櫃」掌櫃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同學們帶來百子櫃參觀活動,一則認識道地正品藥材,二是了解現在以道地藥材為核心的中藥房規範化經營模式。 林振邦醫師將帶大家參觀「百子櫃」及中藥嘗味,還有中藥品質比較的體驗,以及觀看優質大宗藥材及各種百子櫃的特色品種中藥。...